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基本情况介绍《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 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目前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广大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内容涵盖骨与关节疾病流行病学、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骨科康复、骨科影像学及相关基础研究。本刊每期设一个重点号,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临床诊治经验和基础科研成果。常设栏目有:述评、专论、论著、专题讲座、综述、临床研究与实践、骨科教案、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读者• 作者• 编者、专家点评、病例报告等。本刊采用在线审编系统,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请登录《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网站 ( http://www.cjb304.com ) 进入远程稿件采编系统进行操作,稿件全文应采用 word97 版以上格式。                

执业药师挂证被查背后有何猫腻?

时间:2025-04-22 09:10:17

在当今社会,随着对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不断加强,一些隐蔽却危害极大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执业药师“挂证换钱”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纪委严查的重点对象。

执业药师本应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关键力量。他们在药品销售环节,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对药品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挂证换钱”现象的出现,却让这一神圣职责变了味。所谓“挂证”,就是一些拥有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将自己的资格证书注册到某家药店或者其他需要执业药师的单位,但实际上并未在该单位真正履职,而相关单位则按照所谓的“聘用”关系,定期向其支付费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对执业药师配备的要求,并非出于实际工作需要。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资格证书的违规使用行为,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隐患。对于公众而言,当他们在药店购买药品寻求专业药学指导时,却发现所谓的执业药师并不在岗,无法提供准确的用药建议、解答药物相关疑问,这就使得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大打折扣。比如一些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本指望执业药师能帮忙把关用药的合理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可由于挂证导致无人可用,很可能因用药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种“挂证换钱”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些老老实实按照规定聘请执业药师并支付合理薪酬的药店,成本相对较高,而靠挂证就能轻松应对监管要求的不良商家,在市场竞争中反而获得了不正当的优势,这无疑扰乱了正常的医药零售市场秩序。同时,它也阻碍了整个执业药师行业的健康发展,让真正有志于在药学服务领域深耕、提升专业技能的从业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长此以往,行业的专业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纪委之所以对这类现象进行严查,正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公权力以及公共资源的不当利用。一些单位为了顺利通过审批、获得经营资质等,通过不正当手段拉拢执业药师挂证,这背后可能存在着利益输送等违规违纪行为。而且,医药行业的规范与否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权益,这是不容践踏的红线。纪委的介入,彰显了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的决心,就是要将这种破坏行业生态、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确保每一个与民众用药安全相关的环节都能经得起推敲。

要彻底杜绝执业药师“挂证换钱”的现象,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不仅要在注册审核环节严格把关,还要通过不定期抽查、暗访等方式,查看执业药师是否真的在其注册岗位上履行职责,让那些想要钻空子的人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企业和挂证的执业药师都清楚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不敢轻易触碰红线。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执业药师职业素养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挂靠收入,更要真正为保障民众用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还执业药师行业一片风清气正的空间,让公众能够真正享受到专业、可靠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