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基本情况介绍《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 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目前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广大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内容涵盖骨与关节疾病流行病学、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骨科康复、骨科影像学及相关基础研究。本刊每期设一个重点号,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临床诊治经验和基础科研成果。常设栏目有:述评、专论、论著、专题讲座、综述、临床研究与实践、骨科教案、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读者• 作者• 编者、专家点评、病例报告等。本刊采用在线审编系统,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请登录《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网站 ( http://www.cjb304.com ) 进入远程稿件采编系统进行操作,稿件全文应采用 word97 版以上格式。                

首页>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252X
  • 国内刊号:10-10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年第07期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及其治疗

苏菲;吴子祥;桑宏勋;樊勇;崔轶;白博;崔唯;雷伟

关键词:脊柱, 布氏杆菌病, 感染, 疾病特征,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6月,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经临床确诊、具有完整病历及随访资料的患者共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1~67岁,平均(46.9±12.5)岁;病程14~240天,平均(80.7±64.1)天.对该组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病原学、影像学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并观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结果 本组21例均有局部疼痛症状,18例有羊接触史,16例有发热病史,10例有多汗病史,8例有乏力病史,5例有肌肉疼痛病史,4例有睾丸疼痛(附睾炎)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布氏杆菌冷凝集试验均为阳性,结核T-Spot试验均为阴性;4例布氏杆菌血培养呈阳性.入院血沉22.8~93 mm/h,平均(57.2±20.5)mm/h;超敏C反应蛋白6.12~152 mg/L,平均(45.5±31.7)mg/L.本组病例中,颈椎2例,胸椎1例,腰骶段3例,腰椎15例,11例存在椎管内和(或)椎旁脓肿形成,但仅有1例患者存在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肌力<3级).所有患者X线片及CT均出现受累椎间隙狭窄或稍变窄,椎体骨质不同程度破坏.MRI显示病变椎体在T1像上表现为不均匀中等偏低信号,在T2像上呈现不同程度高信号.7例(2例颈椎,5例腰椎)接受病灶清理+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4例接受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WHO推荐的治疗方案:其中3例采用三联抗炎,18例采用两联抗炎.15例采用盐酸多西环素+利福平联合治疗,3例采用盐酸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2例采用链霉素+利福平联合治疗,1例采用米诺环素+利福平联合治疗,抗炎药物使用时间6~10周,平均(7.5±1.6)周.术后随访2~80个月,平均(25.7±18.5)个月,患者感染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消失,椎管内脓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脊柱布氏杆菌病常累及腰骶椎,局部疼痛、发热及牛羊接触的病史是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患者血沉和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但布氏杆菌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冷凝集试验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手术指征应当严格控制,对于椎管内脓肿较多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