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基本情况介绍《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 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目前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广大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内容涵盖骨与关节疾病流行病学、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骨科康复、骨科影像学及相关基础研究。本刊每期设一个重点号,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临床诊治经验和基础科研成果。常设栏目有:述评、专论、论著、专题讲座、综述、临床研究与实践、骨科教案、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读者• 作者• 编者、专家点评、病例报告等。本刊采用在线审编系统,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请登录《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网站 ( http://www.cjb304.com ) 进入远程稿件采编系统进行操作,稿件全文应采用 word97 版以上格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25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2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252X
- 国内刊号:10-10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ACDF治疗颈椎病患者73例,失随访5例.本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35~68岁,平均53.4岁.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李忠海;唐家广;任东风;王华东;郭继东;李利;吴闻文;侯树勋 刊期: 2017- 05
-
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方式和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276例患者资料,男140例,女136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3岁.按照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分组,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00......
作者:李明东;王丹;高星;覃俊君;刘键 刊期: 2017- 05
-
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伴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伴狭窄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椎管狭窄症伴狭窄节段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58~81岁,平均(69.9±7.26)岁.所有患者在压缩性骨折椎体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行椎弓根螺钉强化,其它减压范围的椎体直接拧入椎弓根螺钉,后行椎管减压.评价术前1天、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
作者:吴学元;常彦海;靳占奎;陈明;杨波;孙正明;凌鸣 刊期: 2017- 05
-
施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Theincidenceofspinalcordinjuryisveryhigh,whichoftenbringsdisastrousconsequencestothepatientsandtheirfamilies.Andthereisnoidealtreatment.Inrecentyears,withthein-depthstudyonmolecularbiologyandgeneticen......
作者:钱隆;张小雷;黄亮节;刘彦;唐家广 刊期: 2017- 05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及手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3Dprintingtechnologyisakindofrapidprototyping.With3D-printersandassociatedcomputerprograms,required3Dmodelscouldbebuiltbyplastics,nylon,metalsetal.Thisrecentlydevelopingtechniqueiswidelyusedinorthoped......
作者:卢鹏;田文 刊期: 2017- 05
-
儿童脊柱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临床现状
Surgicalsiteinfection(SSI)afterpediatricspinaldeformitysurgeryisacomplicationthatresultsinahighmorbidity.SSIcanbedividedintosuperficialanddeepSSI,oracuteanddelayedSSI.Thehighlyrelatedriskfactorsinclud......
作者:孙祥耀;海涌 刊期: 2017- 05
-
FicatⅢ 期股骨头坏死并滑膜软骨瘤病一例报告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imaging,pathologicalfeaturesand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efemoralheadnecrosiscombinedwithsynovialchondromatosis.MethodsApatientwithfemoralheadnecrosiscomplicatedwithsy......
作者:王亚康;秦四清;江仁奇;张育民 刊期: 2017- 05
-
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
目的评估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对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疼痛、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以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
作者:周峰;张菲;王会祥;邓国英;吴晓明;王秋根;王谦;王建东 刊期: 2017- 05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休门病及休门样改变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探讨腰段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和腰椎休门病(lumbarScheuermann'sdisease,LSD)及休门样改变的内在联系以及LSD在LD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LDH(T12/L1~L5/S1)患者(共计450个运动节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143个节段作为研究组(LD......
作者:王震;李玉前;王晓东;李宏斌;张建华 刊期: 2017- 05
-
3D打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Thelatestandfast-growinginnovationintheorthopedicfieldhasbeentheadventof3Dprinting(3DP)technology,whichhasbeenrecentlyappliedintheproductionoflow-cost,patient-specificmedicalimplants.Asthedevelopmento......
作者:白博;白雪岭;赵小文;桑宏勋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骨肉瘤区域淋巴结检查的临床意义
- 2 关于作者姓名、单位在论文中的脚注方法
- 3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四)假体周围劈裂、骨折和穿孔
- 4 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伴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5 第一届国际骨科讲师团教育峰会通知
- 6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年第三卷其它索引
- 7 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D
- 8 尺骨撞击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 9 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期脊髓损伤bcl-2等凋亡基因的影响
- 10 兔马尾神经慢性压迫后微血管改变的实验研究
- 11 颈前路螺钉矢状角对相邻节段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 12 氧自由基失衡微环境对骨关节炎进展的影响
- 13 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
- 14 术前康复教育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意义
- 15 雌激素缺乏对兔关节软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 16 应用止血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 17 转移性骨肿瘤897例临床分析
- 18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一例报告
- 19 转移性骨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 骨肿瘤临床研究的探讨